国际心理学大会(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)由国际心理学联合会(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)每隔四年才举办一次的国际心理学盛宴。第一次听说“国际心理学大会”这一名词还是在自己读大二的2004年,那时感觉好遥远,虽然它就在北京召开……之后与之相连的便是2008年柏林国际心理学大会,那一年我研二、2012年南非国际心理学大会,那一年我博二……囿于学术水平、非名校(包括求学和工作所在学校)以及经费问题……每一次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与我而言都是“只可远观,而不可……”,直至2016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31届国际心理学大会……
2016年7月24-29日,以“Diversity in Harmony”为主题的第31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日本横滨召开,来自世界各地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研究者参加这次大会,大会包括28场主题报告和300多个专场报告、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、认知心理学、教育与学校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等60多个具体的心理学研究领域。从最开始不敢投摘要、到摘要的录用并获中国心理学会“荆其诚国际心理学大会青年学者资助计划”资助,再到横滨会场的交流……一切那么真实却又不敢相信是真实,但至少让我明白和坚持:做一名勤者,不问出处……
今年三月初得知有申请“第三十一届国际心理学大会”资助的计划,毫无信心的我在两位导师(卢家楣老师和姚本先老师)的“相信你”和“你完全可以”的鼓励下开始了论文摘要的撰写与提交、资助的申请等。所幸的是,自己去了一个地方院校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,三月初刚带着几个本科生完成一个眼动实验,总算有摘要可以提交了,一个星期后“小确幸”的事情发生了:摘要被录用了,而且是自己喜欢的展示报告(实在对自己的英语,尤其是口语不敢恭维)。庆幸自己,不问出处,做了一名勤者,为摘要的录用提供了准备。
由于自己英语不好,所以像拖油瓶一样跟着上海师大的蔡丹博士,因为听不懂可以随时麻烦他。然而,在一场儿童心理为主题的口头报告中深深的触动了我:一个日本研究生在这场报告中第一个讲,明显感到他非常紧张,他的开场白居然是我们在英语课中自我介绍的经典开场白台:“我的口语不太好,请大家见谅”,尽管他英语口语真的很差(尤其是发音),但是他以详实、图示化的PPT充分展示了他的研究,而且时间控制的非常好,赢得了大家的掌声。我想那个日本研究生也应同样庆幸他自己,不问出处,做了一名勤者,才能精彩展示研究成果。
当然,除了“做一个勤者,不问出处”外,还应感谢和珍惜……衷心感谢中国心理学会“荆其诚国际心理学大会青年学者资助计划”对一个来自中西部地区青年教师的资助,让我得以梦幻般完成第一次出国交流;感谢张侃老师在日本会场的鼓励;感谢两位导师一直以来的激励;感谢学校外办张春林老师不厌其烦的帮助和关心、感谢蔡丹博士在会议期间的帮助……
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心理学工作者,我将继续做一名勤者,不问出处,扎实研究,不求做出多大的贡献,只愿不忘初心,将心理学研究作为一生的兴趣来对待……
附录
一、开幕式(横滨市市长、日本太子妃和日本心理学会会长分别讲话)
二、与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、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研究员合影、大会参会证明及分组报告等